• <dd id="ahlgc"><noscript id="ahlgc"></noscript></dd>

    1. <tbody id="ahlgc"></tbody>
      <form id="ahlgc"><strike id="ahlgc"></strike></form>

      <li id="ahlgc"><object id="ahlgc"></object></li>

      <dd id="ahlgc"><track id="ahlgc"></track></dd>

    2. ?

      大學之道詩詞知識

      大學之道

      禮記 〔兩漢〕

      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靜;靜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慮;慮而后能得。 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。

    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。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。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。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

      譯文及注釋

      譯文

     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,學習和應用于生活,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;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;鎮靜不躁才能使內心安定;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;思慮周詳才能夠處事合宜。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,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。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,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。

     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,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,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;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,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;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,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;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,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;認識最真的本心。

      通過推究事物的原理,而彰顯明德,認識本心,表里如一。意念才能真誠;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;品性修養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;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

      上自國家元首,下至平民百姓,一律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。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,家庭、家族、國家、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。不分輕重緩急,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,這也同樣是不可 能的。

      注釋

      大學之道:大學的宗旨?!按髮W”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:一是“博學”的意思;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“大人之學”。古人八歲入小學,學習 “灑掃應對進退、禮樂射御書數”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;十五歲入大學,學習倫理、政治、哲學等“窮理正心,修己治人”的學問。第二種含義同樣也有“博學”的意思?!钡馈暗谋玖x是道路,引申為規律、原則等,在中國古代哲學、政治學里,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、個體,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,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里有不同的意思。

      明明德:前一個“明”作動詞,有使動的意味,即“使彰明”, 也就是發揚、弘揚的意思。后一個“明”作形容詞,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。

      親民:《管子·形勢解》:“道之純厚,遇之有實,雖不言曰‘吾親民’,而民親矣”。王陽明曾與弟子徐愛辨親民和新民,認為“宜從舊本作‘親民’”,列在《傳習錄》首章,“說親民便是兼教養意,說新民便覺偏了”?!坝H民”的目的主要是在于“齊家”,齊家即親民也?!坝H民”二字與上面“明明德”結合,即弘揚光明的品德要學習和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,大人的學問即從生活中而來。

      知止:知道目標所在。

      得:處事合宜。

      齊其家: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,使家庭或家族興旺發達。

      修其身:修養自身的品性。

      致其知:彰顯明德本心,誠明一致。

      格物:推究事物的原理。

      庶人:指平民百姓。

      壹是:一概,一律。本:根本。

      末:相對于“本”而言,指枝末、枝節。

      厚者?。涸撝匾暤牟恢匾?。薄者厚: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。

      未之有也:即未有之也。沒有這樣的道理(事情、做法等)。

      文言知識

      一、古今異義

      1、大學之道

      古義:倫理、政治、哲學等“窮理正心,修己治人”的學問

      今義: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

      二、詞類活用

      1、在明明德(形作動,弘揚)

      2、先齊其家(使動,使……整齊)

      三、一詞多義

      明:

      (1)在明明德(動詞,彰明)

      (2)在明明德(形容詞,美好的)

      道:

      (1)則近道矣(名詞,規律、道理)

      (2)不足為外人道也(動詞,說)

      (3)道芷陽間行(動詞,取道)

      (4)會天大雨,道不通(名詞,道路)

      修:

      (1)先修其身(動詞,修養)

      (2)修守戰之具(動詞,修理、整治)

      (3)鄒忌修八尺有余(名詞,長,這里指身高)

      四、狀語后置

      1、在止于至善

      2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

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網友上傳(或整理自網絡)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詩詞網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
      轉載請注明:原文鏈接 | http://www.vamosinc.com/zhishi/11933.html

      熱門詩詞

      熱門名句

      朝代詩人

      熱門成語

      黄色高清毛片在线看
    3. <dd id="ahlgc"><noscript id="ahlgc"></noscript></dd>

      1. <tbody id="ahlgc"></tbody>
        <form id="ahlgc"><strike id="ahlgc"></strike></form>

        <li id="ahlgc"><object id="ahlgc"></object></li>

        <dd id="ahlgc"><track id="ahlgc"></track></dd>